智慧济大

土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科研 >> 正文
我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学术沙龙(四)
2024-12-12  点击:[]

在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的校园里,我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正如火如荼地进行。2024年12月9日下午,在8教215举行了第四期学术沙龙。本次学术沙龙由王迪老师主持,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了活动。

活动伊始,王迪老师宣读了汇报同学的名单,随后10位同学从不同方面介绍了目前城乡规划专业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

王宇婷以“模糊需求低碳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为题,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碳排放及模糊需求,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蒋媛以“文旅融合视角下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城市公共空间整合研究”为题,聚焦于文旅融合这一时代趋势,深入剖析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城市公共空间,旨在挖掘其独特文化价值,实现空间资源优化整合,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宋秋瑞以“市民化规划是否促进市民化水平的提升——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为题,焦于市民化规划这一政策干预手段,运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旨在精准剖析其对市民化水平提升的实际成效;李玄以“基于无人机影像与深度学习方法的传统村落建筑调查评价与动态监测”为题,攻克了传统村落建筑调查与监测难题,创新性融合无人机影像技术与深度学习方法。借助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村落建筑影像。

丁阳田以“环泰山城镇密集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化及驱动力”为题,研究了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推进以及生态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该区域 “三生” 空间格局的演化特征和驱动因素,为优化空间布局、协调人地关系提供科学依据;丁杰以“商业街道形态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的影响”为题,了解这些形态因素如何影响机器人路径规划,对于提高机器人在商业街道中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任务完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焦露露以“城市轨道交通中断条件下乘客疏散行为分析与疏散车辆调配策略研究”为题,聚焦城市轨道交通中断这一突发状况,深入剖析乘客疏散行为特征,并基于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疏散车辆调配策略;肖文杰以“济南都市圈土地利用变化的多情景模拟与碳储量评估”为题,聚焦济南都市圈这一区域发展关键地带,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与生态模型,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开展多情景模拟,并深入评估其对碳储量的影响。

马雪婷以“公园城市规划的综合性景观途径探索--城市建成区生态网络与公共空间耦合发展的数字化规划方法”为题,紧扣公园城市规划理念,致力于探索城市建成区生态网络与公共空间耦合发展的创新性数字化规划方法; 向姝玢以“农民工个体城镇化过程中“乡-城”迁移的空间选择机制研究”为题,研究了农民工个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的空间选择机制,对于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及提升农民工市民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汇报结束后,王迪老师与参会研究生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本次学术沙龙第四期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研究生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鉴的舞台,更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学术交流的魅力与价值。在这里,新的学术灵感得以孕育,研究思路得以拓展,为校园学术生态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激励着更多研究生在学术的道路上勇攀高峰,追求卓越。

       撰稿:李泽旭  摄影:钟子涵  编辑:李永莉  编审:李超


上一条:我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培养政策解读

下一条:我院第十一届研究生学术活动月研究生学术沙龙(三)

邮编:250022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Copyright © 2001-2020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鲁ICP备09051414号

学院微信公众号

学院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