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友简介
刘正源,土木建筑学院2015级给排水专业校友。2年设计院工作经验。1年给排水软件开发经理工作经验。区块链社区助教。能够使用Nextjs技术栈开发全栈app,能够使用Rust语言和solidity语言开发区块链网络及智能合约应用。拥有个人咖啡品牌,能够生产新鲜烘焙的咖啡豆。
初入大学的迷茫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我是刘正源,2019 级毕业生。刚进入大学,选择了给排水专业的我,和很多学弟学妹们一样,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不清楚这个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不确定自己是否擅长,更对未来该专业能通向何方毫无头绪,只模糊知道它与土木建筑有关联。
大学时的探索
我深知大学和高中不同,不再是仅靠努力学习课程就能收获理想结果。面对全新且未知的环境,我选择积极接触一切,不排斥新事物。我踊跃参加了诸多社团,还参与班级班干部竞选,什么都大胆尝试,在尽量保证安全、避免受骗的前提下,持续进行低成本试错。
在此过程中,我逐渐明白,钱是实现自我独立和做事的重要工具,还有和物质基础一样重要的事情是我们的校训 ——“弘毅博学,求真至善”!
对专业的逐步认知
说起对给排水专业的理解,要从张刚老师的给排水概论课讲起。那是我首次对本专业的大致方向有了认知。我们专业属于工科,几乎涵盖所有工科相关领域,选择面极为广泛。
鉴于我不太愿意整天与钢筋混凝土打交道,便萌生了先从事设计工作养活自己的想法。如果当时能发现自己对其他专业有更高的兴趣,也可以全力以赴,因为经过低成本试错后能找到愿意从事的事业,是一件幸事,越早越好。
时光飞逝,大一基础课以及由张刚老师、李红兰老师、张立卿老师、石楠老师、刘贵彩老师、冯岩老师、付英老师、张守彬老师、王嘉斌老师、谢康老师、谭娟老师、王晓东老师、邱立平老师等授课的专业课仿佛才刚结束,转眼间就到了大三下学期暑假。
课余知识拓展
大一到大三,只要一上完课,我就尽可能前往图书馆,查阅各类感兴趣的书籍。我明白,毕业后不仅要投身到专业领域中,更要面对生活、解决生存问题。所需知识远不止本专业范畴,还应包括理财、计算机技能、生活技能(如做饭),以及其他生活常识。
于是,课余时间,我穿梭于图书馆、商场和各个城市之间,去观察、去体验。现在回想,当时的节奏快得如同急于西天取经的唐僧,难免有些可惜。
那时,我接触到一款学习 App,它宣称能理解我的认知焦虑。我观看了一段时间其节目后,觉得不如名人演讲和科普视频有价值。名人们讲话姿态谦逊、饱含智慧,博主们传播起知识来也很用心。大学期间,我就这样每天一点点持续摄取各类信息。
实习与就业抉择
大三下学期,我认为是时候思考如何赚钱了。毕业在即,当下最应得到解决的是毕业后的温饱问题。恰逢两个实习机会,经老师担保信息可靠,我决定先去了解一番。
其中一个在深圳,大三暑假我随学校老师实地考察,发现工作环境极为艰苦,对深圳的底层生活毫无向往,便放弃了。另一个是在设计院绘图,在这里工作环境不错,而且能借此机会接触新环境、开拓视野,于是我果断选择了这个实习机会。
假如再回到大学
如果再回到大学,我或许会借助人工智能来学习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或许不再是我获取知识效率最高的途径。不过我可能会有更多问题需要咨询老师,并且从老师那里得到组建团队的资源。
撰稿:刘正源 编辑:朱小燕 编审: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