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济大

土建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思想的力量|上海中心大厦
2024-04-21  点击:[]

一、 上海中心大厦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Shanghai Tower),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银城中路501号,是上海市的一座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现为中国第一高楼、世界第三高楼。它被绿色建筑LEED-CS白金级认证,曾获得MIPIM“人民选择奖”、美国建筑奖(AAP)年度设计大奖、第十五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2019年“BOMA全球创新大奖”等重要奖项。

上海中心大厦主要用途为办公、酒店、商业、观光等公共设施。主楼为地上127层,建筑高度632米,地下室有5层;裙楼共7层,其中地上5层,地下2层,建筑高度为38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7.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地下总面积约16.8万平方米,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

二、以下是关于上海中心大厦建设的一些信息:

2008年11月29日,上海中心大厦进行主楼桩基开工。

2016年 3月12日,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正式全部完工。

2016年 4月27日,“上海中心”举行建设者荣誉墙揭幕仪式并宣布分步试运营。

2021年 6月19日,世界上垂直高度最高的酒店在上海中心大厦开业。


三、建造上海中心大厦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城市形象提升:作为标志性建筑,展示上海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形象。

2. 经济发展需求:吸引企业入驻,促进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3. 土地资源利用: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实现高层建筑的最大化利用。

4. 旅游业促进:成为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

5. 城市功能完善:提供办公、酒店、商业等多种功能。

6. 技术实力展示:体现建筑技术和工程能力的进步。

7.城市地标象征:代表城市的繁荣和发展成就。

8. 缓解城市压力: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和空间压力。

四、上海中心大厦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创新:

阻尼器:采用电涡流调谐质量阻尼器,是中国的一项创新技术,能将大风作用在楼宇上的机械能,通过阻尼系统,最终转化为热能消散,提升大楼内的舒适度。

桩底注浆技术:打孔投放钢筋笼,再进行水泥浇灌,打出955根87米深的主基桩,为大楼筑起一块足球场大小、2层楼高的底板,使摩天大楼“定盘扎根”。

BIM系统:利用该系统将所有的钢构件整合成了三维模型,细化到每一面墙和窗户,保证了这些大块头运到工地后能够严丝合缝的对上。

雨水收集系统:在大厦的塔冠设计了巨大的收集槽,能够将雨水收集存储在蓄水池里,处理之后供给大楼使用。

风力发电系统:在大楼顶部的风洞口共安装了3组15台风力发电机,能够利用600米高空每秒6米的风能给整栋大楼提供照明用电。

双层玻璃幕墙:它中间的空间能够形成一个温度缓冲区,就像热水瓶一样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比单层幕墙节省了50%的采暖制冷能耗。


五、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又是怎样解决的?

最大的困难是地基问题: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地处软弱的水下沉积物层,这给地基工程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解决方案:工程师们提出在每根基桩中插入三根空心钢管,混凝土基桩干透之前在钢管中使用高压注入水泥,水泥将填满基桩与土壤间的缝隙,大大提高承载力。每根基桩可以承载3100吨的重量,最终确定用955根86米长的基桩承载起80万吨的摩天大楼。

六、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对上海的城市发展有以下影响:

1. 提升城市形象:成为上海的地标性建筑,增强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2. 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众多企业入驻,带动周边区域的商业和服务业发展。

3. 增加就业机会:大厦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人力,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

4. 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旅游景点,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消费。

5. 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高层建筑有效利用了城市空间。

6. 改善城市交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中心的土地紧张状况,有利于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规划。

7. 提升城市功能:为会议、展览等活动提供了优质场所。

8. 促进科技创新:在建筑设计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创新,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

9.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了上海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竞争力。


七、感悟与启示:

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建筑的完成与城市天际线相连为一体,每一步都充满了艰难险阻。因此,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态度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完成一件事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又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待解决,曲曲折折一番过后才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另外,我们也应该学习以下精神:

1.勇于挑战和追求卓越

2.团队合作和协作精神

3.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4.勤奋努力和坚持不懈


上一条:我院开展2024年心灵使者及心灵联络员培训活动

下一条:土木建筑学院开展 “国家安全,青春挺膺” 专题学习

邮编:250022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Copyright © 2001-2020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鲁ICP备09051414号

学院微信公众号

学院微信公众号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济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版权所有

鲁ICP备09051414号